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收藏本站
以“技”育人,以“范”领雁
——体育学院开展研究生学科教学论专项讲座

2025年9月20日下午14:00—18:00,由体育学院主办,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承办的研究生师范技能培育专项活动我与名师面对面暨学科教学论活动在C301教室举办。本次活动邀请到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级教师、山草体育工作室创始人陈志山老师担任主讲教师。学院主管教学的杨成伟副院长担任主持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教师与学校十佳研究生导学团队学校体育团队的教师,研二和研三的全体同学及部分毕业的校友共计15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陈志山以“技术一+‘Z'技术+融合体能+运动情境”教学范式为主题,从体育教学实际需求出发,拆解并实操解读“技术一+‘Z'技术+融合体能+运动情境”四维教学范式。首先,明确“技术一”是根基,如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等单一技术是学生运动技能习得的“基础零件”。其次,“Z技术”的变量属性为技术教学提供创新空间,包含数字量化、时空维度、跨项融合等内涵。最后,在“融合体能”与“运动情境”板块,陈志山以篮球滑步配合波比跳、足球踩拉球衔接爆发力训练为例,说明将体能训练嵌入技术学习,避免“练技”与“强体”割裂;同时强调模拟篮球传切配合、足球攻防演练等场景,让学生在实战中运用技术,培养战术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图2 陈志山老师教学示范图

 

在互动研讨环节,师生围绕体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与陈老师深入交流。研三学生白洋聚焦教学细节,提出“运动情境如何设计以及与‘情景’的具体区别”;研三张雪婷则结合新教材学生用书,就“‘健康第一’理念下如何构建健康教学体系”寻求解答。陈志山逐一回应,指出体育教学应侧重三年级至初中阶段的专项技能培养,健康教育可结合技术教学中的运动损伤案例同步开展。与此同时,重庆市南岸区体育教研员陈明建老师强调,体育与健康需立足体育学科内涵,教师在教学中遇困时应多研读教科书,回归教学本质。针对已毕业的川师学子王坤老师依据一线教学反映“实践落地与理论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陈志山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为核心建议,鼓励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专项技能教学进度与内容。

 

图3 陈志山老师与师生互动图

 

在互动环节尾声,杨成伟副结合学院“领雁式”培养模式作总结发言。他表示,学院推行“领雁式”培养,旨在培育体育教育领域的“领头雁”,而此次讲座正是通过前沿教学范式的分享,助力全院研究生提升专业能力、拓宽教学视野,为未来区域体育教育事业发展注入动力。持续4个小时的讲座让在场的老师们和同学们进一步领悟了陈老师对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独到简介和创新思维,也进一步加强了在场研究生对体育教学的科学规律再认识,为后续的体育教育实习和深入研究赋予了新的思维和方法。

作为川师体育学院“领雁式”体育教师培养的关键实践活动,此次讲座以实操性强的教学范式为切入点,不仅为在校体育类研究生培养搭建了专业交流平台,更推动一线中小学体育教学从“技能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度转型,为学院培养高素质体育教育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4 全体师生合影图

 

图5 讲座后研究生在川师体育人公众号留言栏写下的听课感受

 

(撰稿:王菲、张雪婷  初审:张晓林  复审:杨成伟、曾侯森   终审: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