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7日,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分营(小学组)第五营区开营仪式在成都市举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戴作安,成都市足球协会主席辜建明等领导,以及校园足球夏令营中外专家组成员,和来自四川、重庆、云南、西藏等地的300余名教练员、学生运动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开营仪式上,有一群特殊的小队员走上主席台,为参加开营仪式的领导和嘉宾献上洁白的哈达,表达着自己的谢意。仪式后,又与锦江区小队员为大家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足球友谊赛,展示了别样的足球风采。
他们是特别受邀来观摩此次夏令营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校园足球代表队20名小球员。理塘县地处四川西部,距离省会成都约700公里,县城海拔4014米,是全球海拔最高县城,被誉为“世界高城”和“天空之城”。理塘县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足球队中的绝大部分孩子此前从未走出过理塘。孩子们能走出高原参加此次活动,源自于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对口帮扶理塘县的重要举措。
理塘县是四川师范大学的对口帮扶县,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扶贫是帮扶工作重点之一。据悉,早在2013年到2014年期间,四川师范大学派出体育学院杨成伟老师前往理塘县支教。在理塘县三完小,杨老师向全院老师和朋友圈募集了价值1.5万元的足球装备设备,建立了理塘第一支校园足球队,举办了首届校园足球比赛,为理塘播下了足球的种子。2016年,体育学院派出学生前往理塘县四完小进行顶岗实习,再次由学院老师募集4000元的足球装备,建立了理塘第二支小学足球队。此后足球之花在高原逐渐盛开,这两支足球队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获得了首届甘孜州校园足球联赛冠军和第二届甘孜州校园足球联赛南区冠军。
2018年5月,为进一步支持和推动理塘足球事业发展,在学校扶贫工作办公室统一部署下,通过体育学院王晓明书记的组织,由副院长孙健和社会体育系主任杨成伟教授带领2016级研究生石孝磊、谢坤、罗开毅,2017级研究生王坤,2015级本科生杜开建、赵庆斌等学生组成的工作组,前往甘孜州理塘县进行校园足球专项帮扶工作。
在理塘的半个月时间,四川师范大学足球工作组接受了烈日、狂风、暴雨等多变天气和高原缺氧的考验,执法了号称世界最高海拔足球联赛的理塘县首届“高城杯”足球赛,遴选了首届理塘县足球代表队队员,并进行了集中训练。还为当地体育教师举办了“四川师范大学对口援建理塘县校园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培训班”,给当地的老师带去了先进的足球训练理念、规范的足球赛事组织和执裁方法。活动期间,工作组在我校挂职干部理塘县甲洼镇党委副书记詹斌协助下,前往理塘县中学、理塘三完小、村戈乡小学、甲洼镇中心小学、格聂小学、城关小学等学校,为藏区孩子们进行了足球训练指导,为当地老师提供足球训练观摩。
2018年6月,借四川师范大学承办四川省教育厅校园足球最佳阵容遴选(小学组)活动和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五营区(小学组)集训的机会,为帮助理塘代表队备战第三届甘孜州中小学校园足球比赛,体育学院谭涌、蒋远松、杨成伟等老师向教育厅为理塘县争取到了20个小球员和5名教练员参与足球夏令营集训名额。
2018年7月1日,全国校园足球夏令营第五营区(小学组)集训在学校运动场举行,足球场迎来了着装各异的理塘县随队教练员和小球员。体育学院安排了教练员每天为他们进行两次训练和观摩,提供了丰富的美食和舒适的住宿。同时,学院杨成伟老师再次发起募捐,募集了6000余元为孩子们购买了统一的球衣和足球装备,为理塘小球员集训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理塘随队和小队员们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集训机会和学习机会,每次训练他们总是早早来到足球场,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在下雨时,还经常冒雨训练,或者在食堂进行练习。经过不到一周的刻苦训练,孩子们球技进步神速,在教学比赛中常常能做出漂亮的过人动作和精美的配合。在夏令营开幕式与锦江区小球员友谊比赛中,教育部领导和专家们得知理塘小队员接触足球仅一个多月时非常惊讶,纷纷为他们的天赋和球技赞叹不已。
夏令营观摩结束后,孩子们回到学校运动场进行了此行的最后一次训练和比赛。在比赛中,小队员们表现已初具球星风范,最终以一场大胜结束了此次足球追梦之旅。临行前,理塘校园足球随队教练和小队员向体育学院老师献上精美的唐卡和洁白的哈达,表示对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最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据悉,此次活动结束后,体育学院还将继续为理塘县捐献足球、训练器材等设施设备,同时还将通过“引进去”和“走出来”的方式为理塘县培养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等专业人才,以期为理塘县足球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来源:扶贫工作办公室 体育学院 审核:张果 王晓明
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2004-2011 版权所有 电话:028-84481118 传真:028-84481118 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成龙大道二段1819号 网络中心设计制作 管理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