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设为主页收藏本站
我院策划举办“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研讨会

为了加强“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积极构建“纵向衔接有序、横向融会贯通、优质资源共享、螺旋发展上升”的“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体系,深度推进我院主持的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协同联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改革试点”,学院于2021年6月3日上午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综合楼六楼会议室召开了区域性“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我院副院长杨成伟、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张晓林,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体育教研员郑荣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校长潘亦宁、副校长黄海以及体育组全体体育教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体育组王坤、陈晓玲、魏吉涛老师,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启夏幼儿园园长周蔓雪、副园长张玉华、副园长叶平惠及体育组老师。会议由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何林老师主持。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潘亦宁校长首先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表示要集中教育力量,做好基础体育教育,办好学校体育教育事业。

我院杨成伟副院长简要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发展概况,阐述学院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建设为支撑,以体育竞赛做特色,以社会服务做影响,打通人才培养通道,强化与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深度合作,全力构建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思路。

在研讨环节,何林老师简要介绍了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的体育教学工作,包括师资配备、“4+1”教学模式,篮、足、排三大球的选项走班制分层教学以及常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王坤老师分享了该校特色大课间、趣味运动会、班级足球联赛、家校联合沟通等情况,并提出教学内容安排中的疑惑,龙泉驿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体育教研员郑荣焦老师提出解决方案:将生理特征作为教学内容安排的依据,充分展现学生的“内驱力”。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启夏幼儿园园长周蔓雪分享了该园自然教育视野下的幼儿园体能活动,依据《3-6岁的儿童健康领域的发展指南》设计了以游戏为主的体能活动课,以室内感统游戏和户外自主感统游戏为创新和特色。随后,我院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张晓林组织与会人员,围绕“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发展进行研讨,从四个学段的体育学科建设探索“家、校、社”一体化的联动构建;从构建1—2个体育项目一体化贯通到四个学段;从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数据跟踪与衍生,实现四个学段学生的跟踪监测;依据学校运动竞赛的特点,构建人人参与的校园竞赛体系,激发学生的运动参与性。

积极探索区域性的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构建,不仅能够促进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也是实现体育回归教育本质的重要举措。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各个学段更加明确了加强体育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逐步深化大中小幼的相互衔接,聚焦提升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同时,也为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大中小幼体育教育一体化样板,推进我校引领区域体育教育优质发展奠定基础。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撰稿:张晓林  初审:杨成伟  终审:李绍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