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中午12:30,四川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25级新生专业导论讲座在 C104教室顺利举行。体育学院副院长杨成伟教授担任主讲,围绕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两大专业展开导论,从发展历程、课程建设、培养学生更高目标等维度,为同学们提供指引。

砥砺前行促发展,建设成果耀征程。讲座开篇,杨院长梳理了学院专业发展脉络:体育教育专业自1993年创办,1998年招收本科生,先后获评“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跻身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学院学科建设的核心支柱;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于2003年申报、2004年招生,聚焦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健身指导与管理领域,由留学归国硕博团队、国家队教练及亚洲冠军领衔教学,是四川地区该领域的先行专业之一。
体系构建重实践,成果转化见实效。杨院长介绍学院体育教学体系:用“学-练-赛-研”模式,靠教师+教练带队伍,分普修、专修、竞赛训练三层课,结合教学、训练、竞赛、科研,让学生“一专多能”。还建了国家级、省级好课,像《体育心理学》这些课既有理论又要结合实际;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能把教学能力运用起来。
培养目标锚核心,能力素养筑根基。针对培养目标,杨院长强调职业能力核心:以”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为服务面向,要求学生兼具“扎实体育学科知识、过硬体育运动技能”的基础能力,以及“突出教育教学能力、良好教学研究能力”的核心素养,最终成长为中学及教育机构的骨干体育教师,或服务“健康中国”战略的社会体育复合型人才。

路径多元明方向,校友标杆引前行。在就业方向,杨院长用数据与案例展现专业发展前景:体育教育专业:70%毕业生进入省重点中小学任教,20%考取北京体育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其余进入党政军、基层项目或自主创业;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可从事健身咨询、指导、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工作,优秀校友覆盖高校教师、学术科研、体育运营等领域。现场还展示了许多体育教育专业以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优秀校友案例,激励新生以榜样为镜,在专业领域深耕成长。
讲座尾声,杨院长寄语:“希望大家以体育学科为基,以实践技能为翼,成长为能教、会练、善研的体育人才。”同学们纷纷表示,讲座厘清了专业认知,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与职业规划指明了方向。
(撰稿人:周梓妍、王昊 摄影:周梓妍、王昊 初审:蔡存军 复审:杨成伟、曾侯森 终审:何群)